然后提拔下层士大夫作为改革中坚官。
至于朝廷原旧官员?】
汉
刚给汉吏涨过工资的刘洵(汉宣帝)非常不解:后人不看他汉史吗?
给官吏加俸禄的重要性难道没记载到史书上?
在他看来当宋廷每任君王应缓缓改制,如汉家痛击匈奴那般,君王相续,直到武帝时横扫两漠之地。
而宋君王不但没蓄下力量,相反还累下弊政留于后人。
刘洵拧着眉想找个词形容宋君王,半晌无果,只能认为他们不看汉史。
他不知道西方黑格尔的一句话形容宋很恰当: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是,人类似乎从未从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文人治国,治的是心中的国家而非现实的国度。
【受庆历新政失败教训,他并没有裁汰冗官,而是调动拦路石给个闲差,算是治标不治本的整顿吏治。
另外又有改革科举,兴建武学、律学和医学】
天幕长叹:【谢天谢地,宋立国近百年,终于想起法律二字,这是要摆脱官员以自己解说法律断案啊!
明明一桩简单的阿云案,没能判决不说还被拉入变法之争里,不得安宁】
天幕语气嘲讽值拉满;【人家姑娘欠你司马光啊,十七年后你掌权就推翻神宗裁决啊,直接把阿云判成死刑,后世儒家还将其称为文人风骨?
敢情宋朝皇帝说话不算,就儒最大是吧?】
宋
司马光脸色涨红,急忙出列表示自己没有此等心思。
赵祯温和地安慰他:“我宋以仁厚治国,后人重利益自然不喜我朝,君实无须放在心上。”
在赵祯看来,后人对他宋看不上眼,讽刺历代先王指责他,现在又嘲讽大臣也不算什么。
正好君臣同受难,还能让朝廷上下一心为国办事,挺好。
不这样想那又能怎么办?
天幕讲得再难听,他们也拿它没办法。
【冗兵:宋朝老话题了,王安石这次变法动作是:并营裁兵;
把各地兵营合并,裁掉不合格兵种,如陕西马步军327营并为270营,将五十岁以上的兵员都裁减为民,准许他们携带家小迁到淮南一带为民,并给予一定照顾;
同时缩小更戍法范围,不让士兵频繁变更驻扎地等等。
从数据上看王安石这次裁军结果,熙宁年间支出军费比宋仁宗时期减少一千三百五十万缗。
同时给予边防及驻地将领独立指挥权,让将领转兵后能对本部军马进行训练。
而朝廷每年秋进行士卒都试,合格者选为精良士兵,以便朝廷提拔或者调至
开封为禁军】
赵匡胤点点头,此举倒是不错,王安石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