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影人都在学习这种模式,他们都很佩服陈时平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来发展,硬生生将真个亚洲市场收入囊中。
亚洲电影教父陈时平!
很多国家的杂志封面都登过陈时平的照片,一个导演比演员上杂志的次数都勤快。
很多观众都在可惜陈时平不拍电影了。
不少影迷都在呼喊让陈时平再出来拍几部电影呢。
陈时平现在忙得跟狗一样,哪有时间去拍电影哦。
两个大公司要管着,还要盯着几部电影的拍摄,真的忙死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电影节找他去做评审团主席,要么就是请他做嘉宾。
印度、日本、韩国、上海、伊朗。
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节在拟定名单的时候都会把陈时平放在第一位。
陈时平现在就看着釜山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邀请函头疼呢。
一个在九月,一个在十月,都去参加的话,最少要浪费一个星期的时间。
还好这两个地方不远,不然还要多浪费几天时间。
陈时平还是打算去参加的。
日韩两地的市场主要是还是好莱坞的影响更大,他必须要多去,增加对日韩市场的影响力!
个人的名气对电影的加持还是很大的。
现在很多电影挂上陈时平原班团队打造,陈时平亲自制片监制的名头还是能吸引很多观众进电影院的。
观众或许没看过陈时平的电影,但是多多少少听过他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个很牛逼的电影人,亚洲票房记录的保持者。
这就是一种个人品牌效应了。
卡梅隆和斯皮尔伯格就经常干这种事情给其他电影站台。
有的时候也不是站台,他们自己也出资投资了。
属于给自己站台。
陈时平也要利用自己的名气给花木兰打打广告,光靠程凯歌的话压根没用。
没有金棕榈的程凯歌哪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程凯歌现在也挺惨的,出道这么久愣是没拿过A类电影节的金奖!
以前还是和陈时平、张一牟相提并论的导演呢,现在也被影迷往下拉一个档次了。
要大奖没有,要票房也没有,你程凯歌拿啥和人家比啊!
程凯歌现在都接受这个现实了,不过接受的是自己追不上陈时平,毕竟这老小子在最牛的时候息影了!
这不就是影迷心中死去的白月光嘛,谁能赢过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