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事体大,张所寻思还真得找专业人士瞧瞧。
唯有技术员确认这项发明属实,他才能上报这个功劳,再看怎么处理李贵飞。
找谁呢?
李建昆适时道:“咱们县最大的一家厂子,不就是家电器厂?如果要生产这东西,我觉得还是给大厂做,才能创造出最大经济价值。”
“对对。”张所连声附和。
该说不说,望海电器厂的老陈,跟他还有点交情。
正好老陈现在肯定非常头疼,过年见他,头发都愁白了。
他们厂处境堪忧啊,一万多号职工,一个季度没法工资。
别说老陈他们领导班子,县委那边都差点没愁死。
念头至此,张所眼神挪向旁边,交代道:
“小常,你这样,马上去趟望海电器厂,找下陈厂长,让他派个技术员过来看看。该怎么说情况你都知道。”
常放鸣领命,带着股兴奋,嗖嗖离开。
自觉在干一件既利己,又伟大的事。
望海电器厂。
行政楼,综合会议室里。
全厂数十名骨干,悉数到齐,集思广益。
反正也没其他事好干。
过完春节到现在,他们每天都在开会。厂子接下来该怎么走,如何把经济搞活,必须想出一个对策。
可惜,这么多天,类似于搞三产这种办法,他们全部讨论过,都无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一万多名职工,背后牵扯到数万个家庭,上十万人,如同一座大山压下,让任何撑桩子补救的措施,皆为徒劳。
会议室里气氛沉闷。
从最开始的踊跃讨论,变成现在的鸦雀无声。
大伙脑子想破,方案一个个被排除,再没人能想出好办法。
厂长陈水山,去年还黑着的头发,眼下已经花白一片。
“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