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没得编排。
那叫一地道。
许多匠心和良心方面的东西,别看时代在发展,后世拍马都不及。
吃饱喝足后,小王和陈亚军都瞅着李建昆——活动怎么安排,不都指着他么。
他说的,他门清。
“走吧,带伱们去块宝地。”
李建昆站起来,笑着一吆喝。
这话不吹水,甚至都委婉了。
眼下这个国家之内,再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能比这里更适合个体户进货。
像汉正街、城隍庙、桥头镇……这些个小市场,在它面前,内都得是弟弟。
这会都还没捣鼓起来。
而它,已经进入一种初期发展阶段。
这个地方就是,高第街。
紧挨着BJ路步行街,拐个弯就到,东起BJ路,西至起义路,全长不过六百米。
它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户第一街。
我国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便诞生于此,据说后面都发了,遗憾的是,多半似乎也移民了。
“高第街?”
站在入街的牌楼下方,小王和陈亚军一脸稀奇。
不是稀奇别的,就特诧异,这条夹在车水马龙中的小街,建昆是咋知道的?
它属实算不上显眼,搁京城,就一小胡同,撑死不过六七米宽。
“这地方可不简单。”
李建昆看出他们的疑惑,笑道:“很多人只知道鲁迅,鲁迅他媳妇儿却没什么人关注,鲁夫人呢,叫许广平,喏,她儿时的故居就在这条街里。
“祖上有位叫许拜庭,大清第一盐商,许氏在南方很出名,这条街是他们家族的发祥地,里头还有保存完好的祠堂呢。”
小王和陈亚军恍然,一副你懂得真多的模样。
一时竟忽略了,这点历史,跟高第街现在的格局,屁关系没有。
这叫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