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干这营生的,有四五个,五毛钱的差价,完全值得这年头的老百姓排队等。
这年头,素有金街之名。
有这钱,买把沙发椅坐,它难道不舒坦吗?
一个计划,瞬间在李建昆脑子里成型:
他麻利搞钱,提供钱,让小王收古董,万一哪天栽了,小王随时反哺……乖乖!
神也干不死他们这对资本巨鳄和大收藏家的组合啊!
五人沿街而行,左顾右盼,小王被一家信托商店吸引注意力。
“行啦行啦,下回再说嘛,今儿礼拜天。”
李建昆挠挠头,礼拜天,逛这地方,你们是认真的吗?
小王都想掏钱,但又一寻思,自个还没个窝呢,借住在别人家。
也叫寄卖商店,代人出售旧货,日后闲鱼的线下模式,不同的是,里头真有好货。
“我说同志,别添乱行吗?这话说的,大家都这价,我一涨,谁还找我拍啊?”
说的便是小吴和老高的目的地。
在这里做拍照买卖,历史悠久,60年代,当时广场上还没人摆摊,在北侧,靠近长安街那旮旯,自东往西有一排大伞,每把伞下都是一个照相处。
二者价格相当。
“钱赚够了是吧?”
不用细想,一捋就知道能成。
小王扯起脖子上的一根红绳,吊个坠子,正是李建昆送给他的老玉生肖猪。
天安门逛完,五人商量着下一站。
而是眼前这种,一只三脚架,撑起一个大盒子,上面覆盖厚绒布,形成小暗室。
看不到头。
这种速成照相模式,有两个东西需要固定,一是相机,二是拍照点。
三剑客和小王皆笑歪嘴,还得是建昆哪。
时间就此定格,五张洋溢着青春的笑脸,被记录进镜头。
服务员是位中年大叔,笑呵呵凑上来。
相机但凡一挪动,就要重新花时间调设。
生意火爆,以至于形成所谓的速成照相。
豁!
师傅眼神大亮,这点子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