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哈里沙漠,属非洲南部内陆干燥区,也称作“卡拉哈里盆地”,总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
卡拉哈里沙漠亦译喀拉哈里沙漠、喀拉哈里盆地,是非洲南部内地高原的一个大而如盆地般的平原。
它几乎占据了博茨瓦纳全部、纳米比亚东部的13以及南非开普省极北的部分。
在西南部与那米比即纳米比亚的海滨沙漠混为一体。
卡拉哈里沙漠地表起伏不大,遍地是沙的平原,到处海拔都在900米以上。
基岩只裸露在低而直立如墙的小山群中,它们为数不多但很显眼地出现在一般地面上。
除了这种小山群外,3种地表含盖了所有喀拉哈里沙漠的特征:小沙原、纵向沙丘和浅水湖。
卡拉哈里沙漠干旱少雨,气候和植被自西南向东北变化。
西部为沙漠,高达100米的沙丘上生长着肉质植物与灌木。
北与东北部降雨较多,为热带干草原与热带稀树草原。
在短暂的雨季中,植物繁盛,地面覆盖着丰富的草场,还有一片浓密的矮树丛和高大的树林。
虽然这里资源匮乏,环境恶劣,但是这里还生活着两个民族,那就是巴卡拉哈里人和布须曼人。
这两个民族的人生活在这里,大多数都是靠养殖和狩猎为生。
比如喀拉哈里部落,主要就是狩猎为生的部落。
而巴卡拉哈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郑经并不清楚。
从沙漠南部到沙漠北部,郑经要穿越整个沙漠。
幸好他有沙地车,不用受到烈日的炙烤。
奥卡万戈三角洲位于博茨瓦纳西北部,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
奥卡万戈是卡拉哈里沙漠中部的天然绿洲,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被这里充足的水资源和食物吸引过来,相互间的联系,让这里的动物族群变得非常紧密。
奥卡万戈三角洲由季节性的泛滥形成,奥卡万戈河季节变化明显,洪峰在6至8月间,每年约有11立方千米的水流入三角洲。
由于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且气温很高,约60%的水资源因植物的蒸腾作用消失。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驶,郑经已经看到了奥卡万戈三角洲的边缘。
看到那抹绿色,郑经激动不已。
太好了,终于到了。
下次他再也不在上午的时候穿越沙漠了,太尼玛热了。
炙热的阳光,让郑经在这四个多小时中吃尽了苦头。
感受到脖子上火辣辣的疼痛,郑经知道,他这是被晒伤了。
幸好,不用在受罪了。
在快到达奥卡万戈三角洲的时候,郑经把沙地车换成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