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决定借助奈飞和CJ的力量,推动DD视频的自制剧,同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旗下的这些年轻的后台工作人员。
对于奈飞来说,自己公司大股东的要求,还是蛮正当的要求,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而对于CJ来说,合拍片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年的时间了,双方已经合作拍摄了两部电影,分别在华夏和棒国上映,两部影片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没有大爆,但是也算是赚了不少。
有了电影方面的合作基础,电视剧方面进行合作也未尝不可,再说了,这也是增加CJ娱乐在华夏影响力的一条途径,何乐而不为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合作就这样子定了下来,悠家方面负责搜集剧本和后期演员挑选,奈飞或者CJ这边则提供制作团队,同时悠家方面的制作团队人员将作为副手参与。
“还有一件事情,奈飞公司想要进入棒国市场,我想,这个事情,也算是个合作的好机会,与其便宜了外人,还不如咱们自己商量一下,看是否可以进行合作?”
年初的时候,奈飞自制的“纸牌屋”,一反HBO、FOX、AMC等老牌电视台的季播剧或者周播剧的设定,将剧集内容一次性放出,解决了饱受等更、冬歇和停更煎熬的剧集粉丝们的一大心病。
“纸牌屋”大爆,这也证明了里德选择的自制内容的这条路的正确性。
而后,随着“夜魔侠”的再次成功,奈飞开始将目光投向米国之外的市场。
按照里德提供给袁旭的会议纪要内容,奈飞计划在本土再拍摄2到3部剧集,然后择机进入亚洲市场。
欧洲和南美市场因为有好莱坞的教育,奈飞并不需要特意为这些市场做什么。
至于亚洲市场的第一站,目前还没有确定是东南亚还是东亚。
袁旭就给了双方一个对话的机会,棒国的所谓文化产业保护政策,在米国爸爸面前一概不好用,与其被动被入,有这样一个主动迎合的机会,会不会更好?
CJ娱乐在棒国跟悠家影视在华夏的样子差不多,有棒国第一的院线GCV,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和制作公司。
奈飞进入棒国市场,对CJ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里德先生,贵公司进入棒国市场,是看中了哪一方面呢?"
李在贤敬了对方一杯茶,问道。
“棒国有非常完善的创作和制作渠道,同时棒流文化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甚至是米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对棒国的市场充满兴趣。”
里德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那您有过了解我们目前的制播体系吗?合作的电视台您打算怎么办?”
棒国全国有10个电视台,其中最大的三家分别是KBS、MBC和SBS,从九十年代开始,棒国电视剧不再由电视台自己制作,而是转为外包,由制作公司制作。
不同的制作公司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电视台合作,奈飞虽然是米国爸爸的公司,但是贸贸然的闯进去,哪家电视台愿意跟其合作还真不好说。
“前年年底你们不是新成立了一个JTBC电视台吗?我们考虑跟这家电视台合作。”
里德说道,虽然之前并没有明确的计划要在什么时间进入棒国市场,但是在接到自己大股东袁旭的电话通知后,里德还是非常敬业的做了一番准备,非常仔细的了解了一下现在棒国的市场格局。
这家JTBC电视台,是棒国中央日报出资在11年底新设立的有线电视台,成立的晚,又是有线电视台,覆盖的受众就更少了,所以成立已经快两年了,依然没有固定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