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然一直都很懂事,学习也好,她就盼着能离开这个家,让我过上好日子。那天,他爸又动手打我,我都习惯了,可思然不忍心看我挨打,才……是我没本事,没保护好女儿,让她走到这一步。我求求法庭,放过思然吧,她是个好孩子,都是我这个当妈的没做好……”说着,林芳泣不成声。
当地妇联工作人员吴女士表情严肃且充满关切地说道:“审判长,我代表妇联组织发言。我们一直关注着家庭暴力相关问题,宋思然家的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
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害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宋思然作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一员,她的遭遇令人痛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她的心理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影响。此次事件反映出我们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对受害者保护的紧迫性。
我们认为,宋思然的行为是在极端困境下的反抗,希望法庭在审判过程中,充分考量家庭暴力对她造成的伤害以及她所处的弱势地位,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同时也借此案例引起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更多重视。”
接下来殷玉华沉稳地对辩护律师项莹莹说道:“下面请辩护人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项莹莹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温和与坚定,轻声说道:“思然,别紧张,现在你先放松一下。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只需要如实回答就好。”
宋思然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助,轻轻地点了点头。
项莹莹接着问道:“思然,你还记得你父亲第一次对你和母亲动手是什么时候吗?”
宋思然的眼神有些空洞,仿佛陷入了回忆,声音沙哑地说:“我那时还小,大概七八岁吧,具体日期记不清了。那天他喝了酒,回家就开始发脾气,然后就动手打我妈,我想去拦他,也被他甩了一巴掌。”
项莹莹微微皱眉,继续问:“从那之后,这样的暴力行为是不是经常发生?”
宋思然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嗯,只要他一喝酒,就会打人,有时候一个月好几次,有时候一周就会有一次。”
“那在这些暴力发生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项莹莹关切地看着宋思然。
宋思然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着情绪,“我很害怕,特别害怕他会把我和妈妈打死。每次他动手,我都觉得很绝望,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项莹莹又问道:“案发当天,具体是怎样的情况,你能详细说一说吗?”
宋思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道:“那天我回家,刚打开门就听到屋里传来争吵声。我走进客厅,就看到爸爸满脸通红,一身酒气,正对着妈妈大声吼叫,说妈妈没给他准备好酒菜。妈妈解释说家里没来得及买菜,他就突然扬起手,狠狠打了妈妈一巴掌。”
项莹莹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关切,继续问道:“那当时你看到这一幕,心里是怎么想的?”
宋思然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哽咽地说:“我当时特别害怕,心一下子就揪起来了。那种熟悉的恐惧又涌上心头,我知道接下来爸爸肯定会越打越狠。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妈妈被打,我必须做点什么。”
“那你接下来做了什么呢?”项莹莹追问道。
宋思然用手抹了一把眼泪,说道:“我赶紧冲过去,挡在妈妈身前,求爸爸别打了。可是爸爸根本不听,他用力推了我一把,我摔倒在地上。然后他又继续对妈妈拳打脚踢,妈妈一直在惨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里,宋思然情绪激动起来,身体也跟着颤抖。项莹莹见状说道:“思然,冷静一下。那之后呢,事情是怎么发展的?”
宋思然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我当时脑袋里一片混乱,只想着不能让妈妈再受伤。我看到旁边有一把镰刀,也没多想,就拿起来朝着爸爸后背挥去,就这样我爸就没了。”说完,宋思然低下头,脸上满是痛苦与自责。
项莹莹接着问道:“在你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寻求过外界的帮助来摆脱这种暴力环境呢?”
宋思然擦了擦眼泪,“我和妈妈找过居委会的人,他们来调解过几次,可是没用,我爸爸根本不听。后来又报过警,可是也没用。”
项莹莹点了点头,看向殷玉华,“审判长,我的讯问暂时到此。”
殷玉华听到这话,便面向项莹莹,神情庄重地说道:“辩护人,现在你可以发表辩护意见了。”
项莹莹开始缓缓阐述辩护意见:“经过刚才的讯问,相信大家对本案的前因后果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宋思然,这个年轻的女孩,她本应在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享受青春的美好与阳光。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她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霾之下,承受着同龄人难以想象的恐惧与痛苦。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的根源——家庭暴力。这绝不是简单的家庭内部矛盾,而是一种持续性、重复性的暴力行为模式。宋思然和她的母亲长期遭受来自父亲酒后无端的暴力侵害,频率之高令人痛心。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每一天都活在恐惧的阴影中,安全感被彻底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