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因贪心作祟,各地官府胥吏私心之下,任何朝廷本定下的宽赦之政,均会变成贪夺民利之本!】
【前宋便是如此,地方官绅一体之下,为供应上方朝局以及自身所需,只会更加贪夺民利,以至于朝政败坏,民间百姓弃土而逃,外敌一来,人心自溃。】
【纵然改天换地,再与百姓无关!】
写者无心,看者有意。
黄恪心神一颤。
但苏闲却没管他们,而是继续道:
【当然,我大明开国十二载,以上所述,皆为前宋动乱之因,但今时不发生,不代表未来不发生。】
【单以朝廷所定之富户而论,富户归属黄册,供应地方官府所需。】
【此看似为朝廷节省民力物力,为地方着想,但却是放任地方坐大之根源。】
说起这些。
才是苏闲此次,推出这《四民税收轮》的第一把开门钥匙了。
税收是弥漫国朝上下的根本,不可轻动。
但,从中截取一环,先行打开,此后再环环相扣,也是上策!
更不要说,这本来就是,苏闲和朱元璋之间的某种“约定”。
而他此次,之所以说这么多,也是在给那位洪武皇帝描绘蓝图。
只要此论发向民间,群智开启之下,自会有源源不断,依次而出现的新论,更加震撼人心。
所以,苏闲也只是借此抛出这第一把钥匙而已。
想到这里,最后的话语也已经出现。
【如开篇所言,若有富户私心作祟,和官府沆瀣一气。隐瞒田亩岁收,致使一地所需,平摊于其它富户之间。万两白银,万人只需一两,千人需要十两,若换为一人,便是滔天之数,穷尽家财,卖尽妻儿,亦不可满足此贪心大欲!”
【久而久之,民间再无“富户”,官府为满足所需,富户由此变为万民,是以天下普通百姓继续承担……】
【如此反复,我大明……无非重蹈前宋覆辙!】
【甚至与分封之朝,并无两样,朝廷只想肆意窃取民力,却从未想过抚慰民心。】
【奴役虽废,实则尚存!】
【若真如此,如前所言:纵然我大明再改天换地,却与百姓无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