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诚!
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对方是京城人尽皆知的纨绔子弟,属于和常茂同一个类型的。
只是常茂已经长大,这一年来都很少闹事。苏闲曾和常森等人聊天中得知,今年常茂就会进入军中。
反观这位胡相的儿子,今年虽然十五岁,但恶名已经传遍京城。
之所以如此关注,苏闲其实非常在意——洪武第二大案,胡惟庸案!
得益于此前的空印案,苏闲已经发现,原定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多偏移。
苏闲只知道,胡惟庸案是在洪武十三年发生。
但案发的原因?
史书上记录的也是模棱两可,有的说是造反,勾结勋贵,早早的有所准备。
还有个说法,是通倭、和北元有所牵扯,旗下投靠其的勋贵,曾因为朱元璋的惩处,不仅私藏甲胄,还招揽死士……
只是还没等到好时机,就被朱元璋一锅端了。
当然,这些说法就算罪名属实,但在京城,除非私通皇亲贵戚,否则一介丞相想要造反难如登天。
那另一个原因就很清晰了。
正是其子胡孝诚!
其纵马狂奔于闹市,引得京城百姓民怨沸腾,只是碍于胡相的威名不敢多言,只能忍让。
然而长久如此,终于在一日,乘着马车狂奔的时候,对方却跌下马车,被车轮直接碾死……
胡惟庸怒不可遏,直接处死马夫……
却不想洪武帝就等在这里。
其也算是孝出强大了。
当然,这个信息其实也有点假,苏闲还记得一个好像是因为外国使臣的原因。
但思来想去,现在还不是确定的时候。
真正让苏闲在意的,其实还是他此前的一些的“设想”。
自己一家不想牵扯进胡惟庸案,如今在官场乃至民间,所有人都知道苏家这个官场新贵,彻底败落。
这倒是符合苏闲的想法,如此一来,便是跳出了胡惟庸案。
而之后,国朝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一次改制!
废中书省。
一直以来,苏闲都不知道,洪武帝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废掉中书省的想法,又是什么时候决定,并且准备坚定的执行下去。
现在,他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