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盐场、如通州、莱东、锦州盐场,获取一万引,计一点五分。
三类盐场、川蜀、福州等地盐场、获取一万引,计两分。
此举一出,民间关于盐引的商讨,再度成为热潮。
而就在人群欢呼之际。
以工部为中心,开始往各地盐场派遣工匠……
至于之后降低盐价,以及开凿运河之类的事情,显然不会泄露在外。
“消息都下去了吧?”
谨身殿内,朱元璋听着近期京城汇报。
对他而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当机立断,做出数种果断行动,哪怕是在他打天下的时候,也很少有。
然而正是因此,却让他出现有了少有的“奋进”之感,他想看看,看看这各大盐场,是不是真的能出现平价精盐?
以后的大明天下,是不是真的能如其所说,不再托于一纸盐引?
若真能如此,自己却也能加快一些步伐了。
想到这儿,朱元璋不由得叹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幸亏,其不是什么功将之子,士绅之家。出于平民百姓,无牵无挂清清白白,如此人才,才能大用啊!”
“若咱这大明能再给咱十个,不,五个长大后的他,何愁不能在咱手里,放眼天下,万邦称臣。”
“可惜,此子真正重用,倒是要在你们手里了。”
朱元璋看向朱标,殷切嘱托。
“父皇何出此言?”朱标无奈道:“父皇正是千秋鼎盛之时,那小子再过十年便能任用,不过洪武二十一年,那时候我大明应该会稳定许多,父皇也来到最巅峰之时。此时大用,正是好时机啊。”
“哈哈!”朱元璋也笑道:“说的也是,不过标儿你可要看好了,将来你坐到咱这位置,也要记得今日之话。”
“再过十来年,等这天下稳定,咱也该和伱娘颐养天年了,你要管好这大明江山。”
“爹,我还再当几百年太子,你今年才五十岁,等洪武八百年的时候,你再传位吧。”
朱元璋笑骂道:“你小子……在说你爹活成王八?”
看得出来,朱元璋最近心情非常不错。
父子两个,也没有史书中所写的那些,对于帝位传承如何如何谨小慎微,惊心动魄。
此类话就像是家常打趣。
笑了一会儿后。
朱标这才道:“不过,这小子整天闯祸,今天惹清流、明天惹丞相,从空印到藩王、从科举到盐商……这几乎是明里暗里,把文武百官、连带着盐商大户、尚书丞相都给得罪完了。”
“偏偏其又不省心,在京城整天闲逛,今天去格物,明天就能跑大半个京城看什么店铺……”
朱标说到这里,也不由得一阵心累,“爹,是不是得派一些人暗中保护一下?”
“这还用你说?”朱元璋道:“放心吧,从空印后,进入大本堂,咱早就定好了。”
只是说着,朱元璋又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