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坤也举杯站起身道:我和蔺弘一起,敬师兄一杯。
范宁起身笑道:回头我给你们两人写一份规划,你们按照我的规划认真复习,积极准备,我有把握,三年后你们也能上榜。
两人大喜,多谢师兄!
段瑜急得合掌哀求道:师兄,我也叫你师兄,给我也准备一份吧!
范宁知道三年后的解试题,他虽然不能明说,但他可以朝解试题方向规划,让几个师弟都有机会考上解试。
范宁见段瑜满脸诚恳,便笑着点点头,可以!
明仁、明礼刚要开口,范宁一摆手止住他们,你们两个就免了,科举不适合你们,经商才是你们的归宿!
这两天张三娘有点心神不宁,上次儿子回家告诉他两件事。
一件事是烧酒的技术在京城泄露了,很多正店都推出了各自的烧酒,按照当初和朱元兆签署的提成协议,一旦烧酒技术泄露,协议就结束了。
张三娘倒不在意烧酒提成,她在朱氏钱铺的存银已超过两万贯,对钱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看得重了。
她这两天是为另一件事心神不宁,那就是儿子的科举,昨天就应该发榜了,但一点消息都没有,着实让张三娘担忧不已,昨晚她一夜都没有睡好,以至于今天打不起精神来。
张三娘正坐在房间里照看女儿,女儿有睡午觉的习惯,要睡到下午才会醒来。
望着女儿红扑扑的小脸,张三娘心中充满了母亲的怜爱。
这时,远处隐隐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开始张三娘没放在心上,但随着敲锣打鼓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喧闹,这让张三娘眉头一皱,这会影响女儿睡觉的。
她站起身,刚要去关门,丫鬟阿梅跑了进来,大娘,你去看看,门口来了好多人!
张三娘心中一惊,连忙道:你照看阿多,我去看看!
她披上一条肩巾便匆匆向外走去,只见大门外站满了村里人,中间是几名公差,还有几个鼓乐手,管家老元正和公差说着什么。
老元,怎么了
张三娘毕竟是女流之辈,来了这么多人,着实让她有点紧张。
老元看见张三娘,连忙对公差道:这就是我家主母,范小官人的母亲!
公差连忙上前行礼,笑道:范大娘,我们来向您报喜了!
公差挺直腰,打开报喜书,高声念道:吴县木堵镇蒋湾村范宁,高中平江府解试童子榜第一名,特此报喜!
啊!
张三娘一下子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