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博文的声音,再次传来。
“三潭,我们一起共事多年,我让你做的事情,肯定有我的理由。如果你听了我的吩咐,我这边的其他安排就能派上用场了。而你连说都不敢说,实在是令人失望。”
“博文书记,我……我错了!”
岳博文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我经常对你们说:这饭,需要一口口的吃。”
“事,也需要一件一件的做。”
“想要平安的渡过这次纪委的审查,我们需要齐心协力。”
听到这话,杨三潭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程竹后,悄悄问道:“博文书记,之前我一直不敢问,现在您既然这么说了,那我想问一下,您和那位聊过这次纪委的事情吗?”
“那当然!”
“那……商量后的结果是什么?这次左阳县都有谁会落马?”
按照纪委的习惯,在下县之前,领导干部会商议好主要的审查名单。
而对于一些手眼通天的体制内高层来说,这个名单人选,是可以换的。
具体要换谁?
能换谁?
对于那些经常开小会的领导来说,往往就是一个饭局,一次交谈,甚至是一个眼神的事情。
“稳”这件事,一直是体制内所有公职人员的追求和做事的准则。
同样也是纪委行动的隐形要求。
如果一场纪委审查行动,耽误了一个城市的基本运作,那是不行的。
所以,在不破坏大局的前提下。
那些提前拟好的名单,是可以商讨和调换的。
岳博文似乎也没想到杨三潭会突然和他说这些,沉吟少许后,缓缓的说道:“纪委那边的名单,我知道,但不能说。至于我这边和领导商议下的名单中……有你!”
听到“有你”这两个字,杨三潭直接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那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想问问其他人的情况。
可他没想到的是,岳博文竟然说他和领导商议的名单中有自己。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