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他们不留神的功夫,居然培养出了一批年轻将领。
倘若不赶紧压制下去,让这些人成长下去,逐渐掌握了大权,后面就压不住了。
偏偏现在局势复杂,必须要依仗勋贵们卖命。
尤其是接下来的京师保卫战,肯定是要交给勋贵负责。
涉及到江山社稷和自己的小命,再怎么想争权,也不敢在这种时候瞎搞。
勋贵主持京师保卫战,战后在朝中的影响力必然大增。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让九边将门参与进来,分薄勋贵一系的功劳。
本质上,玩的还是平衡策略。
至于留下北虏,那只是一个政治口号。
真打起来,能够斩杀万儿八千敌军,就算了不起的胜利。
并非大虞军队不能打,主要是朝廷的财政支撑不住。
朝廷拨款不及时,下面的将领根本不敢血拼。
一旦麾下军队损失惨重,朝廷没办法给他们补足损失不说,甚至连抚恤金都要拖欠。
“谷大人说的不错,我大虞泱泱大国,岂能受一群胡人的欺辱。
倘若不组织反击,未来史书上,我等都是历史的罪人!”
首辅万俊辉跟着表明了立场。
看得出来,文官集团在压制武将的问题上,现在已经达成了统一。
不过计划,还是太过空洞。
口口声声说着反击,到了具体行动上,一套靠谱的方案都没有。
除了召唤援兵外,没有有价值的建议。
从军事上来看,还不如让辽镇深入敌后,玩儿换家战术。
大家一起玩儿杀人比赛,把北虏年轻一代全部都给弄死,断了他们的根基。
“嗯!
拟旨,让天下兵马速来京师勤王。
正在参与围剿叛军的部队,不在征召范围之中。”
迟疑了一下,永宁帝做出了决策。
并非成国公的提议不好,内心深处他也想派人把北虏年轻一代屠戮干净,可这会有损名声。
符合帝国的利益,却不等于大家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