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懂军事,他也知道这一仗,想要大获全胜很难。
可对宦官来说,皇帝的意志就是天。
天元帝想要在生前解决边患问题,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站在左光恩的立场上,他同样需要对外战争的胜利。
只有扫平了边患,巩固了皇权,天元帝才能放心的从宗室中过继儿子。
辅佐幼帝这种大事,皇帝肯定要交给亲信来完成。
这意味着他的政治寿命,将大幅度延长。
内阁极力配合皇帝,同样也是如此。
辅政大臣诱惑,就是天元帝开出的价码。
尽管事情从来没有明说,但聪明人都看了出来。
倘若对外战势不利,那么为了江山社稷,新帝就只能挑选成年君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天元帝信任他们,不等于下一任皇帝也信任他们。
参考历史经验,每次皇权更替,对高层官员都是一场灾难。运气好的,支撑三五年后被换掉。
悲剧的过不了年,都要给新人腾位置。
在这方面,大家的利益,和皇帝是一样的。
按照宗法制度,过继的儿子,同样也是儿子。
后面的香火祭祀,肯定少不了。
为了自己的皇位合法性,新帝也会努力抬高天元帝的地位。
若是换成兄弟就不一样了。
人家的皇位合法性,可以来自他这个兄长,也能够来自死去的先帝。
顾念兄弟之情的话还好,要是心怀怨念,还不知道怎么抹黑。
哪怕这一代给面子,下一代侄子起来后,祭祀待遇也会直线下降。
对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天元帝来说,自己的身后事,也是选择新君的重要参考因素。
权衡利弊之后,索性就选择赌一把大的。
不说直接扫清外患,只要对外战争中能有一场胜利,消除京中大爆炸带来的恶劣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