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不仅仅是他。
顾铭那边,也迎来了一个幸福的烦恼。
后期才制作了一多半,还在制作中呢,自己在米国这边的经纪人就联系到顾铭了,“顾,有个导演的工作,伱接吗?”
“什么电影?”顾铭其实是不想接的,但听听又不费钱,那就听听呗。
“《thebourneidentity》。”
“伯恩的身份?”顾铭反应过来了,这不就是谍影重重第一部吗?
找自己当导演?
倒也不难理解。
谁让自己先他一步把手持摄影快速剪辑融入到了动作片中。
应该是制作公司想要找个有这方面经验的,也好确保这部片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是一部改编的谍战片。”
“类似詹姆斯·邦德,伊森·亨特那种。”
“顾,你想接吗?要不要和这部片子的制片人他们谈一谈?”苏菲亚显得很是激动,“这部片子的投资预算可不少,有六千万美元。”
“可以去看看。”
说实话,顾铭不太想给其他公司拍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赚的不多,还累,要不是要索尼哥伦比亚帮忙冲奥,这部《绿皮书》也不会甘心只领一份导演费和分成。
不过人家都联系经纪人了,你直接拒绝总是不好的。
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自己在好莱坞的咖位还不到直接拒绝的份上,那么就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提高要价。
你要是不接受这个报价,那无所谓,反正也不是很想拍。
你要是能接受,那没问题,拍!
横竖去《谍影重重》当导演也就类似于个工具人,前期筹备,后期什么的都有制片人在,也不用自己太操心,纯纯工具人一个。
要是当三四个月工具人也能入账几百上千万美元,还能深入了解一下好莱坞商业片的制作流程,顾铭觉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绿皮书》是独立制作文艺片,和商业片的流程是不一样的。
所谓的工业化,讲的就是商业大片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