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心中大喜,既然诸葛亮早有准备,想必已经有了计策。
“好,那我就不兜圈子了。”
“依孔明看来,刘表病逝后,谁人将执掌荆州?”
刘备开门见山,直接问出了心中所想。
诸葛亮端起茶碗,轻饮一口,然后将茶碗放下,微笑道:
“大公子,刘琦。”
刘备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何以见得?”
荆州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刘表更喜欢小儿子刘琮。
而且刘琮有蔡夫人和蔡瑁相助,势力庞大。
刘琮乃蔡夫人所生,也可以说是出自蔡氏。
荆州世族,以蔡氏为首。
得蔡家支持,便等于得半数的荆州世家支持。
甚至说,一旦刘琮当上荆州刺史,位子比刘表坐得都稳。
诸葛亮轻摇羽扇,轻声道:
“因为刘表别无选择。”
“虽然刘表更喜欢刘琮,但刘琮今年才十三岁,若是传位给他,蔡夫人及蔡瑁必会辅政。”
“蔡家势大,刘表在时尚能压制。”
“而刘琮年幼孱弱,一旦蔡氏掌权,又岂会归还?”
“传位给刘琮,就等于将刘氏基业拱手让给蔡氏。”
“再者,如果刘琮继位,蔡瑁会放过有威胁的第一继承人刘琦吗?”
“这个道理,刘荆州不会不知晓。”
“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刘荆州都只能选大儿子!”
刘备点头道:
“孔明所言有理。”
“刘琮虽有蔡氏等世家支持,但刘琦也有部分老臣支持。”
“这些年刘表治理荆州,刘琦也立过不少功勋。”
“倘论政治支持,刘琦不输于刘琮。”
“只可惜刘琦手中没有兵权。”
政权更迭,说到底最后拼的还是拳头。
谁的拳头硬,谁就能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