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车彼时年幼,如果没有宗室和忠义之士的帮助,他也不可能在大军包围之下跑到东胡。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昏君,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奸臣。
李左车是一个传统的象征,心里有着愚昧的忠诚。
历史上,秦末乱世,六国并起,李左车果断选择出仕,辅佐赵王竭,被封为广武君……
到底是忠诚,还是为了证明当初赵王是错的,洗刷大父的耻辱,说不清楚。
然而戏剧化的是,韩信带领汉军伐赵,李左车制订了防御措施,赵王和当时的赵军统帅陈余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赵国于是因此覆灭,韩信大败赵军,斩陈余,擒赵王,赵国因此而灭亡。
嗯,这一战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背水一战。
历史,似乎在前进,又似乎在不断的重蹈覆辙……
李左车看着公子竭的书信,目光沉重到令人窒息。
良久,李左车徒劳的叹了一口气眼前带了几分朦胧。
“我会为你写一封书信,你持此书信过代郡入东胡会畅通无阻,你要做的事情我不会干涉,我只有一个要求,东胡不能从代郡这里南下。”
代郡,这里生活的,可都是赵人!
第六十七章一年结束,新年已至!
“好!”
张良是个聪明人,意识到这已经是李左车最大的容忍限度了。
毕竟李左车的爷爷是李牧,李牧一直以抗击匈奴东胡为毕生所任,靖平边患,扩地千里,这样的人想要邀请他去联络东胡王从赵国旧地入侵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李左车对于赵国的情感和张良对于韩国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张良视韩国为家,而李左车视赵国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好在,李左车曾经逃到了东胡,东胡王敬畏李牧的名声,十分尊敬李左车,请李左车为其出谋划策,在此期间,东胡国力大盛,一度压的月氏和匈奴被迫联合起来,也就是这个时期匈奴彻底在北边混不下去才开始逐渐朝南转移,和大秦逐渐发生更加剧烈的摩擦,也才有了蒙恬北击匈奴的故事。
李牧对于草原人来说,已经不能简单的用仇恨来衡量了。
说通俗一点就是,游牧民族被李牧杀怕了。
所以李左车仅仅凭借李牧后人的身份就能够在草原上吃得开,不管是去东胡还是月氏还是匈奴都会被奉为坐上宾客。
更不用说李左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帮助东胡称霸一时,有李左车的书信,张良就能够自由行走。
李左车离开东胡回到代郡的时候,东胡王百般挽留,东胡贵族以膝行将他送回了代郡,并且因为李左车在代郡居住,不管是匈奴还是东胡还是月氏都不在骚扰代郡周边,就算偶尔有小部落侵袭,李左车只要露面,侵袭的部落就会跪在他的面前,向他陈述自己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