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即使当年的安史之乱过后,唐朝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国家。』
『但是唐朝门阀士族和寒门的对立也达到了顶峰。』
『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
『亚洲州长,七世纪最强的男人。』
『玄宗带到了巅峰,也跌到了谷底,他还销毁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要知道天枢记录了两百多个国家,而推倒过后,陆续有130个国家宣布与唐朝断交并停止朝贡。』
李世民此刻犹如开尾的凤凰,浑身充斥着愉悦的氛围,天幕的夸奖可都是后世人对他大唐的赞誉啊。
底下的朝臣们也与有荣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看见这样的陛下,也不禁感到骄傲,他们的陛下自然是最好的。
但也有些明白,为何后世人给陛下取名叫二凤了。
李治十分高兴,天幕夸他的耶耶他就高兴,他的耶耶英明神武、文武双全,简直就是世上最好的耶耶。
刘彻表示:他才不羡慕呢!
同为千古一帝,他也不差,怎么可能比不上这李二凤,不过是天幕没讲解他大汉罢了。
始皇对大唐是羡慕有之,内心也有想要能打仗的人才啊。
现在的兵仙还太小,这大唐不灭国还不好意思称将军,长城都不用修建来预防敌人,这是何等的太平啊。
果然,皇帝武德充沛,手下的臣子也都不差,个个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可惜天幕讲述大汉开国的事迹太少了,也就只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将开国的重要人才笼络到咸阳,但打仗的将领、银钱都需要慢慢积累啊。
武周时期的氛围却有些凝滞,看着后世对自己的讨伐,年轻的李隆基不免对未来的自己感到绝望,自己成了皇帝怎么这么能作啊!
可怜他现在要为历史上的自己背锅,谁来救救他啊。
武则天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隆基,眉眼忧愁,这个皇帝未来会开创伟业,却也犯下大错,如今还得知他将来会推翻天书碑,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此子的去留关系着大唐的未来,功劳与过错集一身的人,当真是难以相信。
大宋:就没人提我吗?
秦、汉、唐、明都提了,落下他算什么个事?
大清:我都不配被提及,天幕,你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