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随着内监的叫起,百官站了起来。
沈流年站在高处看着下面的一群人,视线落在了文臣为首的那些人身上。
这些人都是南秦的高官,也都是内阁成员,目前正式成员还是七个,旁听成员达到了十几个。
说是旁听,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是内阁的储备力量,以后无论是留京还是外放,品级都不会低了。
每个人都在争抢内阁的旁听资格,但是这个旁听不是永久的,要是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时间久了就会外放,或者调离内阁,成为边角料。
大概就是没什么用,但又不能缺人的位置,可晋升就没有希望了。
内阁旁听是一个机会,同样也是一个照妖镜,让帝后能看出来,此人是否有能力。
不可否认有那种大器晚成的人,那就成了之后再说吧,反正她们给过机会了。
沈流年还没有说话,百官见她的身边并没有自家君主,立马有人站出来问道:“敢问天后,陛下呢?”
“是啊,陛下自受伤来,一个多月没有见人了,我等为人臣子,如何能安心。”
“还请天后准许我等见陛下。”
百官的第一诉求就是见皇帝,要是见不到,再说见不到的事情。
这时,严语走出来道:“天后,百官担心陛下实属为人臣者的一片忠心,若陛下伤重未好,不便见众臣,请天后允许,内阁官员代百官见陛下。”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内阁主要成员本就知道云丞淮的真实情况,她们演戏般的去看一波,再找个借口掩饰过去,也能拖一段时间。
可是,早在半个多月前,内阁已经配合着演过一场了。
再演,百官也不相信了,她们只想见到陛下本人。
果然,此言一出,立马有人反对道:“严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我等进士及第,为官勤勤恳恳,如今连陛下都不能见了吗?”
好一个进士及第,讽刺严语的官身是恩赏得来的,不是自己考上来的呗。
进士出身的官员,总有一种优越感,严语都入内阁了,还是有人看不起。
就是因为严语是恩官,不是科举出身。
很多进士出身的人,不管对方是不是立下过功劳,有没有能力,你没有考上进士,我就是看不起你。
而传统是非进士不入九卿,武将还能靠战场厮杀封爵,文官就别想了。
举人出身做官,开局都是芝麻官,晋升难。
而进士是有可能入九卿,位列百官之首的。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想要考进士的原因,实在是没办法了,才会以举人之身谋取官位。
也不是所有举人都能做官的,要么有关系,要么缺人。
每次科举考上举人的有两百个左右,云永泰一朝举人两千多人,哪能每一个都安排官位。
以往
是托关系,现在则需要考试。
再一次的考试,选对了专业,难度会比进士小不少,只要个人能力够强,未必没有升迁的机会,说不定还能坐上各部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