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何雨柱依然抽时间帮助邻居们。有一次,王婶儿家的电风扇坏了,何雨柱二话不说就过去帮忙修理。电风扇修好后,王婶儿感激地说:“小何啊,你可真是咱们院子的活雷锋!”
何雨柱笑了笑,摆摆手说:“都是邻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雨柱和张晓梅的感情也逐渐升温。一个秋日的傍晚,何雨柱鼓起勇气向张晓梅表白。他们站在四合院的槐树下,夕阳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的爱情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张晓梅红着脸,低声说:“我也喜欢你,很久了。”
这一刻,何雨柱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无比美好。他们手牵着手,走在北京的街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何雨柱和张晓梅的生活被彻底改变。铁匠铺被迫关闭,张晓梅也被迫离开了她热爱的讲台。他们的四合院成了政治斗争的舞台,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何雨柱不愿意放弃,他相信无论多么艰难的时刻,自己都能挺过去。他和张晓梅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在院子里开垦了一块小菜地,种上了蔬菜,用勤劳的双手维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何雨柱学会了更多的技能,不仅是铁匠的手艺,还有木工、修理电器等。他成了四合院里的多面手,大家有困难都会找他帮忙。他总是乐观地面对一切,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无论何时都不要失去希望。
何雨柱和张晓梅的爱情也在苦难中愈发坚定。他们相互依靠,彼此支持,共同走过了那段动荡的岁月。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从未放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时间流逝,四合院的生活也渐渐恢复了平静。何雨柱重新开起了铁匠铺,张晓梅也重新回到了讲台。院子里的邻居们再次团结在一起,共同迎接新的生活。虽然经历了风雨,但他们的心中依然充满了阳光。
何雨柱每天早晨五点半就起床,天色还未大亮。他习惯性地揉揉眼睛,甩了甩有些沉重的脑袋,迅速洗漱完毕后,他轻手轻脚地推开木门,走出屋子。清晨的四合院静谧而安详,偶尔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他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清晨特有的凉爽。
他来到院子的水井旁,打了一桶清水,熟练地倒进自己那只大铁盆里,然后用力搓着脸,直到脸上泛起红润的光泽。之后,他迅速吃完母亲准备好的简单早餐——一碗热腾腾的稀饭和一个馒头,再加上一点咸菜。
“妈,我出门了!”何雨柱对着屋里的母亲喊道。
“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啊。”张翠花在厨房里应声道。
何雨柱背上工具包,踏上了前往铁匠铺的路。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匆忙地赶着去上班。何雨柱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感受着四周忙碌的氛围。每一条街巷、每一块青砖都充满了他生活的记忆。
走到铁匠铺门口,他看见几个老伙计已经在忙活了。他们互相打了个招呼,然后迅速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铁匠铺的工作是辛苦的,但何雨柱喜欢这种踏实的感觉。火炉里的炭火熊熊燃烧,铁块在锤子下发出清脆的敲击声,一锤一锤地敲出生活的希望。
“雨柱,这边有个老客户,炉子坏了,得去修一下。”老张头对何雨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