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定修马上抓住了这四个字,道:“姻缘是有了,但是不是天定,还需看陛下了。”
天子亦愣,很快反应过来,他即天,他笑了起来,“朕看便是。”
“不过,还得挑个吉日。”
姜定修笑,从善如流:“微臣叩谢陛下。”
“爱卿请起。”他笑着扶起了姜定修。
而低头的姜定修则落了一桩事,总算是过了明路。
-
天子一言,驷马难追。
成宇帝即说了‘姻缘天定’之后,便很快召钦天监之人来问询了今年宜嫁娶的时日,考虑到嫁娶纳采六礼,他很贴心没有选上半年的时间,当然,这也是因为上半年是陈延工作的黄金时期。
毛头小子,乍然娶了妻,定是要分心的,所以,时间最好选在秋收后——
那时候,若今年麦收依旧有增长,他还能顺道给新人一份恩典。
“便是这个了。”八月二十三,中秋后,九月之前,宜嫁娶。
大笔一挥,明黄色的蚕丝上很快便写上了字,看了一遍后,天子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紧接着,传旨、接旨后,京城内许多留言,瞬时消失。
陛下御极多年,除宗室外,极少赐婚臣子,陈延和姜茵茵能得陛下赐婚,本来就说明了看重、认可,你再在这里传播一堆不实消息,轻里说是嫉妒、重里则是藐视皇权,大家可不兴干这个。
…
圣旨下,一切落定,什么虚的都没了,李银花不懂京城这边的婚俗,只能同叶夫人交流,顺便写信回江南,告知家里人陈延将成婚的消息,然后让大家捎点银票,江南特产的布匹过来。
虽然家里没那么富裕,但能拿出来的、绝不省。
李银花在这边老早在筹备聘礼、准备纳采需要的吉祥物,陈多富则每天都像老黄牛一样,去看工匠修缮宅子。
进入春耕时节,陈延虽然很想去看看姜茵茵,但事有轻重缓急,他只能差人把自己所写的游记带去姜府,不久,姜茵茵回了他一幅不太传神的画。
一个少女被嬷嬷丫鬟拦在屋内,旁边配文:礼未走完,家里不准我出去哦。
在想你,想你做出的各种美食的味道啦。
陈延看完,嘴角一直带着笑。
轻松过后,又是紧张的工作,今年,是分外忙碌的一年,考虑到年内就要当新郎,今年的陈延很老实的穿了长袖、戴了草帽,再热也不肯让自己暴晒在阳光下,以期让自己看上去白一些。
除此之外,他还要提前准备好请帖,由京城送往江南。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纵然成亲,陈延也不希望他们奔波,但大伯、伯母、堂兄和嫂子、吕夫子、邱夫子等,陈延是都想邀请的。
亲笔写的请帖带着新郎的挂念,随着马匹和夏日的风,吹到了江南各地。
许是沾了些好运气,今年京城各地、皇庄新堆肥的地,都接二连三的传来了许多好消息。
小麦全堆肥的方法果然是对的,在麦苗入场前,就在地里堆够肥,麦苗发芽、成长、结穗、灌浆各个阶段,再看情况追肥,由此种方法所种出的麦子,收成比去年的,还要告上一成多。
可别小看这一成多,若是种植得当,麦苗亩产,就要这么冲上三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