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愿意干。还能换一顿吃的。不像你,来了做就吃,吃完抹嘴走人。好歹带点菜过来。”
“今天没带菜,带了点别的过来,您给瞧瞧?看能不能换吃的?”
“等我洗洗手。”王士乡从篮子里取出颗白菜递给李乐,“回头洗了,中午教你做弄芥末墩儿。”
看王士乡出了厨房,戴帽子的老人问李乐,“怎么,就和王老师学吃喝玩乐?”
“那可不,别的也学不会啊。”李乐揉揉肩,“上次就画个巴掌大,瞎了眼的家雀儿糊弄我,我的猴儿呢?”
“懂什么,那叫猫头鹰。我那都没猴了。”
“要不就今天现画一个。”
“今日,身体不适。”
“那你当时咋说滴?”李乐掐腰。
“不是酒后之言么?”
“那我找宁姨,让她带我去你家拿。”
老人姓黄,黄杏槟,宁小乐当年就是跟她学的画画。
喜玩闹,幽默。是王士乡老爷子另一拨的朋友。
去年暑假来过几次方家园,一来二去,就和在这干活当“长工”的李乐混熟了。
他叫他小力巴儿,他叫他黄师傅。
两人在那打着口水官司,王士乡洗完手,喊了声,“你带来的什么东西?”
“屋里,大案子上。”
进了屋,三人凑在大案板前,看着黄杏槟带来的东西,一幅八破图。
“不错,好东西呀。”王士乡放下花镜,让开位置。
李乐顺势凑过去,就是一幅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碎纸,破书页,还有广告,报纸残页堆叠在一起构成的画面。
颜色各异,有画有字,还有洋文和数码。
看了眼落款,杨渭泉,便问道,“这八破图是个什么意思,以前没见过啊。”
“嘿嘿,小屁孩,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黄杏槟嗤笑道。
“可我不会骗小屁孩。”李乐回了一句,看向王士乡。
“他还是个老头,你和他计较啥?”
“这个八破图,好听点的,叫锦灰堆。”
“最早传说是元代赵孟頫和友人饮酒作乐后,把吃的残羹剩饭,还有桌案上的笔墨纸砚,书页信札画了下来,别有一番情趣。以后,逐渐成了文人画的一种小类别。”
“这不就是现在的拍照留念?”李乐想到上菜之后,人不动,筷子不动,先给手机吃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