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是商人出身。
和其他人的重农抑商相比,他更看重商业为帝国带来的巨大作用。
认识陆鸣后,更是非常赞同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个观点。
从前到后,仔细把奏折都看了一遍,桑弘羊高兴得很,两人又想到一处去了。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此举极为巧妙。
既能推进摊算入亩,又能扶植起新的豪强大户,还能带动当地商业发展,一举多得。”
刘彻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朝堂上就由你来解决。”
榨油技术无所谓,制糖、瓷器,甚至茶叶也无所谓,但是造纸和印刷技术有些敏感。
除此外,对于商业的固有看法,也会让一些人有反对意见。
桑弘羊有种被坑的感觉,不过谁让他也支持这份计划呢。
“臣奉诏。”
第二日,朝堂上果然掀起一番争论。
“陛下,其他技术尚可,造纸和印刷怎么能推行到民间呢?”
“陛下,造纸和印刷乃是国之重器,不能推行到民间啊。”
“富民侯要求榨油坊至少要招录两百人做工,其他工坊也要使用大量人力,长此以往,百姓还会安心种田么?”
不出所料,朝堂上那个果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连理由都和预料的差不多。
桑弘羊一一驳斥回去,毫不费力。
“推广到民间,不等于放任不理。
况且这些技术也难以长久保密,时间长了总会泄露出去。
诸位大臣总不能把所有匠人一辈子都封锁在工坊中吧?
而且这些产业与火药不同,不会威胁大汉的安全,朝廷还可以从中获利。”
大臣们有些疑惑,朝廷能获得什么好处?
“其一,朝廷在必要时期,可以征召民间的造纸坊和印刷坊,来完成朝廷要做的事情。”
历史上,这也是历代王朝常用的办法。
朝廷掌控的造纸坊,无论是技术还是产量都是最强的。
但有的时候,时间紧,任务急,也需要民间征调民间造纸坊的产量。
印刷坊也是如此,可以作为朝廷的预备选项。
刘彻微微点头,这话说的好,正合他意。
推广到民间,以后民间的造纸坊和印刷坊也都是他能动用的力量。
“要么主动推广,并进行控制,要么在百姓偷偷使用后杀得人头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