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缨心道:我的机会来了!
一路到了御前,舞拜,皇帝道:“虚礼免了!”
祝缨拜了拜,起身,扫过了在场的人,看到太子也在场了,心道:这又是怎么了?
她安静地等着这些人谁来起个头,她好往下接。
皇帝道:“你可愿去北地?”
祝缨准备了下肚子的话,被他这一句都闷了回去,她说:“只要陛下吩咐,臣不挑活儿。不过,究竟是什么事呢?”
皇帝短促地笑了一声:“不知道什么事就敢应下了?”
祝缨道:“只要是国事。”
皇帝轻叹一声:“你们说吧。”
祝缨的目光在几人身上划过,等他们说话。郑熹道:“北地,败了。”
祝缨轻吸了一口气。
王云鹤道:“你的大理寺卿不变,兼安抚使、采访使,安抚北地、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事成即归。”
祝缨道:“是。”她心里是有疑惑的,之前北地是整顿过一番的,怎么又要重头再来?那前番整顿是白干了吗?
她说:“只有我一个人吗?恐怕干不过来,且要查当地,也不能全倚仗当地的官吏。再者,北地正在兴兵呢,若与兵士发生冲突,怎么办?”
皇帝道:“你这两日写个条陈具上来吧。”
“是。”
皇帝摆了摆手:“你们去议!”把丞相们支走,再把祝缨留了下来要再嘱咐几句。
祝缨安静地听他说:“知道你此去是要做什么么?”
祝缨道:“维系。无论战局如何,地方上不能乱。”
皇帝道:“弄清楚边军究竟是什么成色!”
“是。”
“你的忠心,我一直都是知道的,用心做,我必不负你!”
祝缨只得再拜。
“要用什么人,你只管说,不必非得经过政事堂。”
“是。”
“去吧,去政事堂,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是。”
——————
祝缨向至尊父子一礼,再去政事堂。
此时,气氛依旧没有缓和,好在已经同皇帝讲过了,大臣们更加有把握了。郑熹道:“悄悄的,先不要声张,能按下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