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熹想起自己的女儿,也不想生气了,说:“你的胆子也太大了。”
祝缨道:“实不相瞒,刚才您要不叫我,我就找窦尚书去了。”
“嗯?”
“梧州的事儿不太好,我想从户部吏部查些档,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过去接任。窦尚书哪有心情理会我?不得先为他解忧么?”
郑熹皱眉:“梧州怎么了?”
祝缨慢慢地将梧州的事说了:“十几年的心血,可不能荒废了。朝中要是起了波澜,区区梧州又算什么?谁还有心情管它?我可不想朝中生乱,户部与陛下怄气,眼看梧州受苦。天家太平,对大家有利。”
郑熹道:“那也要太平得起来。”
祝缨道:“可惜许多人不愿意去梧州,能找到的人总有种种缺憾。”说着她看了郑熹一眼。郑熹这边的人,对三千里外兴趣非常的小。
郑熹道:“梧州有什么难处可以对我讲。东宫的事,尽量少插手。”
“我可不会做贼,插什么手?”祝缨笑道,“我不过是一个怕神仙打架的凡人罢了。”
“只怕以后不好躲呀,鲁王、唐王他们,你以为就消停了?”
“您把承义郡王安排好了,他们根本不算什么。”
郑熹道:“就你聪明!”
祝缨道:“您这么自夸可不好,我聪明,您还不是一语道破了?不就是说您更聪明了?都有外孙的人了,还这么……”
郑熹作势要打,祝缨站了起来:“您的人,我还得再借几天,现在就不还了。我走了。”
“回来!”
祝缨站住了,用眼神询问。
郑熹道:“你一向有主见,这事看来要告诉你了,免得你一个不知情又做出什么来——赵王曾经私下问过我,为儿子求娶二娘。”
“歧阳?”
郑熹点了点头。
祝缨终于明白太子为什么要问她是郑熹还骆晟了!郑熹这嘴也太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