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熟人,彼此说话都会柔和一点。罗元娘子见祝缨跟两边都能说上话,就问:“这位小官人,你有什么办法么?京兆府我们已经通报了。”
祝缨心里已然拉出了几种人选,却仍然谦虚地说:“晚生也只是出一张嘴罢了。夫人还是先派人跟罗大监说一声的好。”
“已然说了。”
“人没有回府里吗?”
罗元娘子道:“老鼠窟窿里都找过了!”
“谁带的小郎君出去玩的?身边有多少人?问过失踪地方有没有人看到了吗?灯火不禁之时,路边的店铺也会开一些的。”
杨六郎道:“派了三个人跟着呢!一个抱着他,两个跟着。别是自己跑不见了吧?”
“几岁?”
“三、三岁……”
祝缨无语地看着杨六郎,三岁孩子出逃?三岁的马跑了还差不多!
“跟着的人呢?”
罗元娘子满脸怒容:“他们倒是没丢呢!带着人又去找了,诶?他们人呢?!”
“哪儿丢的呀?”
“那边朱雀大街上。”
祝缨心说,这算什么事儿?你们说话颠三倒四的,要我帮着找人。又不是该着我办的案子,案情又不给全了,问一句说一句,还要我干事?她打定主意就要脚底抹油了。
祝缨道:“那……晚生去京兆府看看吧。”
杨六郎道:“诶,你……”
祝缨道:“我就一个人,找人还得看他们。现在这个时候王大人也不在府里的,今天这个日子谁不得与民同乐?我去问问他们当差的有没有消息吧。夫人,孩子当时什么妆束?”
“小袄儿,头上戴着虎头帽子,金项圈儿,手脚都是带铃铛的金镯子,哦,嵌宝的!上面錾着个‘罗’字。”
祝缨心道,真要有人偷孩子,这会儿这身行头恐怕都得没了。
她说:“您别怪我说实话,这事儿有点难,追索太急孩子容易出事儿。不如悬赏,言明只要孩子能回来,府上什么事都不过问只谢谢路过君子帮忙找到孩子。不管是谁,送回孩子给钱若干,有用的线索,给钱多少。悬赏的数目您自己定。孩子身上的穿戴,您也不要了,都当谢礼了。”
罗元娘子道:“是这个道理,我回来与官人讲。”
“那晚生就先告辞了。”
杨六郎还要说什么,祝缨对他摆了摆手。她不在罗府久留,灯也没法看了,离了罗府就去了京兆府。
————————————
京兆府里也是灯火通明,每年这个时候,京兆府里有好些人都不能好好的享受一下节日的氛围。王云鹤等人不在,何京就很惨地还在办公。
祝缨的到来让何京很诧异:“怎么?你家也丢人了?”
祝缨道:“也?”
“每年报案的都不少。丢大姑娘小媳妇儿的、丢孩子的,一大把。现在灯会才开始,报案的人还不多,你等着今晚过了子时,那报案的多了去了。到明天一早,再发现一夜未归的,还要再有报案的。三天一过,就又是我们忙的时候了。”何况见她脸上没有惊惶的样子,应该不是家里丢了人。
解说完,何京又觉得不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