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岚:“这电影拍出来,恐怕会很……我记得有一段,我觉得可以改一改。”
韩舟疑惑的回头:“哪一句?”
安岚:“你写了一段,我军入城听戏,程蝶衣对他们不满,认为他们不配听戏,所以没准备好,导致在台上破了音。”
“我觉得可以改成,就是意外破音。”
韩舟摆了摆头:“不符逻辑。”
实际上,前世版本的《霸王别姬》这一段,恰恰就是安岚想要改的版本。
而韩舟选的是原着中的版本。
为什么要改?
因为这一段不符合逻辑。
我军入城,绝不打扰普通百姓,仅仅一夜,名声就传遍了。
程蝶衣绝不可能因为害怕而导致破音失误,这是前世《霸王别姬》最大的漏洞和bug。
另外,这部电影不是为了展现一个好人,程蝶衣也不是一个懂民族大义的人,改掉这一段压根是脱裤子放屁。
当初程蝶衣为了救段小楼,去给樱花军唱戏,出来后说‘有个叫青山的,他是懂戏的……’段小楼依旧不留情面‘tui’了他一口,认为就算自己死了,也不该给樱花军唱戏。
那一段就充分的说明了程蝶衣只爱段小楼,并不懂什么叫民族大义。
后面那段纯纯是为了展现我军的素质高,没有如以往的军阀,樱花军,封建时代的大老爷一样因为破音而对演员翻脸,反而一起给两位角儿唱了一首歌。
《霸王别姬》电影版说实话,为了得奖,孤注一掷,也有改桥段硬黑的痕迹。
而对于韩舟来说,这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情。
韩舟自信,只要拍出来,肯定得奖,用不着玩儿这些东西。
而且,就算为了得奖必须玩儿这些,韩舟也不屑这个奖。
所以,韩舟处理上,很多部分用了原着版本的东西。
韩舟就这样,在燕京的大街上,给安岚讲程蝶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两种处理差别可就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着中,程蝶衣就是看不起我军,后来被举报,被批斗,就没有冤枉这一说。
而电影版,程蝶衣看上去很冤枉。
韩舟认为,的确,搞批斗那些玩意儿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没必要把程蝶衣写成一个大好人大完人去对比搞批斗的不是好东西。
这种二极管思维,一般来说是公知才有的思维。
在韩舟的版本中,《霸王别姬》中没有什么圣人,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展现的爱恨情仇反而更复杂,更接近真实人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