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为什么能在朝鲜战场上,打败钢铁武装的美国及世界联军,保卫祖国的精神思想,深入到每个战士的骨髓,成为他们行动的潜意识。
所以他们将完成任务看得比生命更重,甚至成连成营坦然赴死,也毫无惧色。这种思想能令4亿人团结一心,紧衣缩食,抛头颅,洒热血,意志坚强。
步骘站起来说道:“如果我们能完整占领寿春,再给我们半年时间,以我们建设建业的能力,寿春一定是非常坚固的坚城。”
“加上有巢湖水师相助,不会断粮,三万兵马守寿春,二三十万人倾全力来围攻,我们也能立于不败之地。”步骘领会了诸葛亮的潜在意图,转变的非常快,这个论点说出来非常及时。
石韬去屯田去了,孟建也去和贺齐会合剿匪治山越去了。徐庶在战略这一块非常强。
徐庶站起来说道:“我们反过来核算。不占据寿春,需要多少兵马守庐江郡与巢湖?”
“庐江郡有十二个县50万人口,我们要在三方向驻军,北面雩娄县先不管,最起码要在三地驻军,如灊[qián]县5000兵马、舒县3000人、龙舒县5000军士。”
“东面襄安5000人、临湖3000兵,东面我们最好还得占据九江郡的巢县,才能更好的控制巢湖,巢县再驻守7000人。”
“西线寻阳与松滋最少各3000兵马,加一起就是兵马,还有水军最少要5000人,一共3。6至4万部队。”
“如果,我们占据寿春,在寿春3万,北面灊县5000人、舒县2000人,东面襄安3000人,西线寻阳3000人与松滋2000人,也就4。5万,加水军5000,一共五万部队。”
徐庶继续说:“东面孙策军,如果没有寿春,他就得尽可能去占徐州,就得在徐州与曹操死磕。”
“北面曹操军,如果没有寿春,他们就得守淮南与徐州,最少也要3-5万人才能守住吧。如果有寿春,3万人就能守住。”
“如果是一个破败的寿春,我们前期就要在寿春驻扎5万军。”徐庶的核算是非常正确的,用数据说话,以此来看,我们一定要占据寿春。
鲁肃:“占不占据寿春,与曹操、与孙策,都将是敌人。至于战争要看几方的利益诉求和强弱,最重要的还是强弱。”
“对,关键还是我们自身要强大起来,据斥候报,我们占据丹阳,周瑜、程普等直接说我们摘了他们的果实,我们从没侵犯过他们,不也三路来攻么?”刘邕道,“吾建议我们要尽可能的占领寿春。”
太史慈、甘宁、周泰、魏延、朱恒等一票武将,站了起来,“吾等附议!”
徐庶、步骘、刘基、鲁肃、顾雍等也全部站起来,“吾附议。”
“好!大家都同意抢占寿春,那个我们就群策群力去实现,现在距秋收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要好好的筹算,今天先议到这,一起去饮宴,吾请客。”诸葛亮很高兴,能达到统一思想,这是第一步。
酒后,诸葛亮、徐庶、鲁肃、刘邕四人月下散步,刘邕汇报寿春斥候消息,袁术缺粮且内部有分崩离析的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鲁肃乘机建言由他去联络好友刘晔,举荐刘晔来丹阳,由刘晔影响刘勋倒向丹阳,如果刘勋愿意归附丹阳,袁术败亡之时刘勋仍为九江郡守。
徐庶建言,他率一曲人马潜伏九江郡,既可促使刘勋归附又可灵机而动,相机引导水军奇袭寿春。
徐庶建议立马提醒了诸葛亮,前世好像马上就要发生的事是,曹操联合刘备先擒杀了吕布占徐州,刘备归许昌,才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之谈。
而袁术在极度缺粮的情况下,缺粮到易子而食,其丞相都在挨饿的地步,可袁术自己却还穷奢极欲,以致于离心离德,分崩离析。
袁术最后实在没办法烧毁宫室,投奔手下部曲陈兰、雷薄,被拒城外。
袁术实在无路可走,于是自去帝号以归附袁绍,献帝印以求活命,半途被刘备所阻,回寿春呕血而死。
袁术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惧怕曹操,不敢守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领着家小、部曲投奔刘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