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人装备好,送到河滨城下,进行三个月的兵役。
每年就是三个月兵役,过了期限,除非领主给钱给粮,又或者处于战时所困,不然人家直接一溜烟的回家,领主还不能处罚。
所以懂事的豪族们,会在每次秋收后都上贡一些粮食和金钱的。
折腾豪族们的方式除了兵役还有一种,那就是捡地。
这是豪族们最抗拒的。
很简单的道理,这是古代,很多地方是没有开发的,因为土地都是有主的,所有的开发都得在土地主人的意愿下才能进行。
而且所谓的知行石高,可不是单单一亩田这种计算方式。
比如陈浩云的500石高知行,可不是500亩水稻田,没有那个领主会这样给知行的。
一般都是大概估算一下一个地方的产出,水田、旱田、果树、野菜、矿场等等这些东西,这样一起加起来达到500贯钱收入,就被称为500石高。
所以陈浩云的500石高土地,绝对没有500亩农田,最多就是两三百亩水旱田,还有一些荒地和山林。
划分给陈浩云的领地面积,甚至可能达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样子。
所以啦,当领地耕耘久了,自然会把这数千亩或者上万亩开发起来。
然后知行收入自然节节攀升。
比如陈浩云把所有领地都彻底开发了,知行石高甚至都可能达到几千石的地步。
但他在岩上家那边登记的是500石高知行,出兵是按照500石高知行来执行的。
可他实际是数千石,为自己打仗的时候,按照数千石来打。
这样岩上家自然不爽了,好嘛,为我打仗就出这么点人,为你自己打仗就出动那么多人,这怎么行?
所以岩上家要对织田家检地,看看你真实的知行有多少!
陈浩云自然不乐意了,所以很多领地内战,都是因为这个起因的。
这么看,其实乡侯也没多大实力啊,主要靠下面的家臣和豪族出兵作战,粮食又只能收自己直属领地的,毕竟豪族上贡也就意思一下而已。
但这种名义上的领主有个最大的权力,对外和对公以及关卡税金。
简单的一句话,岩上家是河滨乡的乡侯,可以以河滨乡的身份对外宣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岩上家对外开战,麾下豪族就必须跟随,没说你们想不想打的,除非造反。
宣布停战也一样,必须停下,不是你想打就能继续打的,除非造反。
划分战利品也一样,这块领地给你,那块领地退回去,必须服从,除非造反。
检地也一样,抗拒,不愿,但除非造反,不然肯定会被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