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上上下下谁不说她贤惠。
等她怀上孩子了,她就开始逐渐起得晚了点。
老向看在孩子的面上也不会多说她什么,听大夫说她身体虚,还会买糖买麦乳精,让她补身体。
怀孕十个月加月子一个月,她就顺利从每天四五点就起来收拾家里,逐渐养成了每天七八点起来的习惯。
家里就那一小块自留地,重点自家吃的瓜啊菜啊,除此之外,就是正常的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到闺女向大妹长大一点了,连打扫家里的活也都顺理成章交给了她。
对从小下地干活的张玲子来说,现在家里的那些活,真是搭把手就能干了。
一点也不累人。
要说跟家属区别的军属,比方说何婉晴她们比起来,可能是差了点。
但对比老家那些女人,张玲子自己知道,现在过的是什么好日子。
结果一时脑子搭错线,为了挣钱,竟然自己跑来吃苦。
现在想想。
挣什么钱啊,她男人可是连长,还能差了钱花?
顶多是以后多盯着点家里的存款,不让老向随便借钱出去不就行了。
张玲子想到以后每天都要六点以前起床,还得那么辛苦去养殖场上班,伺候那鸡鸭,就忍不住想去跟白主任说自己不去培训了。
要不是闺女非说,已经签了字,不去可能会影响她爸的前途,张玲子今早都不会来走这一趟。
新仇旧恨,张玲子看姜琴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嘴一张,刚要习惯性跟边上的嫂子们说几句闲话呢。
就见走在自己斜后方的何婉晴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姜琴,那脸色,比自己还黑呢!
嘿!
张玲子心里一下乐了。
这种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时候,要是有别人比自己更难受,张玲子心里瞬间就舒坦了不少。
“小何同志,你这么看着别人干什么?羡慕人家儿女双全啊?没事,你也年轻呢,早晚能生。”
张玲子深谙怎么戳人痛处。
同时又因为认知局限,很擅长以己度人。
她自己在意这么些年只生了个闺女没生儿子的事儿,就觉得比她还不如的何婉晴肯定也很在意这一点。
何婉晴的确在意这一点,哪怕是本来不太在意,因为没生孩子就被婆婆送上火车后,她也不得不在意了。
刚到宁省的时候,她哪哪都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