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琴都没想到这一点,一时还有些哑然。
金小芝:“你还有什么顾虑,没事,都说出来,我本来就是妇联的,妇女同志有困难,妇联来帮忙。”
姜琴:“……”
对着金小芝认真的眼神,她实在是不愿意说谎敷衍人家。
想了想,到底还是起身。
“其实我本来是想着给报社投稿,投稿通过就有稿费,这样我既能挣钱,还能在家照顾孩子。”
投稿?稿费?
这可就触及金小芝的认知盲区了。
“这写文章不是……”
金小芝话没说完。
但姜琴也知道她的意思。
“现在不比以前了,就这个月,我婆家生产队里一个小姑娘给报社写个篇文章,就拿到六块钱稿费,我之前也成功发表过几篇文章,这才想着试试看投稿长篇小说。”
姜琴这话七分真三分假。
泾阳县日报的确给稿费了。
但并不是全国都如此。
稿费正式过明路还要等到十月份的官方文件发布。
现在也只是隔壁地区放开了限制。
甚至哪怕是有正式红头文件下来了,到全国各地都能知道并且贯彻下去,还得有一段时间。
没办法,国家太大了,从交通到信息交流都不便捷。
但还好,她准备投稿的《儿童文学》编辑部设置在京市,那是全国信息最发达,也是最先感知到政策变化的城市。
《儿童文学》会在八月复刊,现在是五月份,刚好她还能有点时间精修一下自己的作品。
姜琴说的这些,都不是金小芝日常会关注的领域。
再加上她常年在岛上待着。
就算是听收音机看报纸,她关注的也更多是关于妇联方面和国家政策大方向上的内容。
对于外头的稿费变化还真是不了解。
姜琴这么说,金小芝就这么信了。
主要是,金小芝觉得,姜琴也没必要拿这种事骗她啊。
怎么,是嫌工作烫手啊?
但信归信。
金小芝对没办法把姜琴招进妇联工作还是挺可惜的。
她是真心觉得,姜琴适合在妇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