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躬身接过道经,翻看几页后,不禁面露失望。
《神气养形论》是一卷存粹的先贤典籍,讲述神魂蕴养之道,并没有记载任何炼神法门,全篇一千二百余字。
周易眉头一挑:「不想看就还给贫道。」
杨晋连连摇头,将典籍抱在怀里:「师祖放心,我一定写满十万字。」
「先修道再修仙,先诵经再练功。」
周易说道:「你这厮天赋寻常,悟性也一般,想要提升底蕴根基,只能走这条路子,否则至多止步于筑基。」
周易看杨晋,如当年铁冠仙看周易,高屋建瓴,可以直接点明将来道途。
杨晋会不会听,能不能坚持不懈,全凭个人造化了。
毕竟杨晋没有长生道果,即使知道诵经增加底蕴,然而同门一个个突破境界,只剩下自己慢悠悠的诵经,九成九的人会选择放弃。
「师祖放心,弟子定不负期望!」
转眼一个月过去。
杨晋来到藏经殿外,捧着厚厚一叠纸,上面写满了感悟。
「师祖,弟子完成任务了。」
周易接过纸张,神识扫过,满意点头:「论述颇为浅显,不过也是用心了。」
收起典籍和感悟,又从袖口摸出一册书。
「这本书也是,一个月十万字!」
「弟子明白。」
杨晋只以为是师祖的耐力考验,通过了就能拜入门下,得传镇宗道法。
一个月后。
周易查看读后感,比上次质量好了些,再次取出一卷典籍。
「写的不错,照旧十万字!」
「遵命。」
杨晋听到夸赞,欢天喜地的拿着典籍,回到洞府迫不及待的翻看。
此时。
同门已经知道杨晋获得大机缘,入了师祖的法眼纷纷登门恭喜,想尽办法拉近关系。
通玄听闻此事,特意将杨晋洞府调到上等,又增加了灵石供应。
周易对这些事不闻不问,一心窝在藏经殿读春秋,每月末给杨晋一卷新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