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凡深吸了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在贺远达脸上。
根据自己10年的刑侦经验,他从直觉上判断,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一定是两件案子的凶手。
作案动机非常清楚。
很可惜,破案要讲证据。
逻辑推理再缜密的判断,也没办法在法庭上当做证据来用。
纪凡不死心,再次问道:
“贺老师,四天前的8月27号,你又在哪里?”
贺远达目光古怪的看了他一眼,突然展颜一笑:
“这个我倒是记得很清楚,27号那天有个学生的家长,请我去皇廷酒店顶楼餐厅吃饭。
你知道的,我们的工作,经常会有家长送礼请客,有时候盛情难却,我也会选择出席。
哦对了,那天我到达皇廷酒店的时候,正好遇到那边出了事,还在电梯里碰见了张恪。”
纪凡下意识看了张恪一眼,后者慢慢点点头,示意贺远达说的都是真的。
纪凡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位贺老师的回答,简直是无懈可击。
每一次案发,他都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
如果这件事是刻意安排出来的,那也太可怕了。
警方明知道他是最大的嫌疑人,却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
经过这次的简单询问,纪凡几乎可以肯定,贺远达就算不是凶手,也必定是知情人。
普通人,哪能在半年之后,还会清楚记得自己那天到底做了什么。
除非他提前早有准备,知道自己会面临问询。
四天前的案子,张恪更是能够给他提供不在场的时间证明。
毕竟,贺远达到皇廷酒店的时候,段康宁一家已经中了毒。
乌头碱的毒性又是剧烈无比。
理论上来说,贺远达下毒之后,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离开案发现场,出去绕一圈之后,在装做没事儿人似的,坐电梯重新回来。
除非他有本事,减缓乌头碱的毒性发作时间。